清末至民国初年,包公祠门口,原有正门、朝厅、屏风,至民国十三年(1924年)拆除部分民房和小巷,兴建马路,将正门、朝厅、屏风拆除,而在原址之北新建一大门,大门横额为“宋孝肃包公祠”,大门两侧以围墙相连,并在东西围墙转角处各建一简陋的小殿,为门官厅。
肇庆已毁古建筑一览表
类 别
|
名 称
|
位 置
|
备 注
|
寺庙
|
天宁寺
|
天宁北路
|
今天宁贸易中心商场
|
寺庙
|
慧日寺
|
宝月台东
|
今市第十六小学
|
寺庙
|
紫林禅院
|
慧日寺北邻
|
今市第十六小学
|
寺庙
|
法轮寺
|
西门正街
|
1956年拆毁,今肇庆地区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
|
寺庙
|
羚山寺
|
城东羚羊峡口
|
今肇庆市氮肥厂
|
寺庙
|
法华寺
|
宝月台西
|
今肇庆地区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
|
寺庙
|
护国寺
|
北门隔岗
|
今市第七中学
|
寺庙
|
大觉寺
|
星湖屏风岩
|
|
寺庙
|
兴元寺
|
元魁塔北侧
|
今高要县食品公司仓库
|
寺庙
|
庆福寺
|
东岗村
|
|
寺庙
|
北帝庙
|
塔脚路东段路尾
|
|
寺庙
|
北帝庙
|
西门石咀街附近
|
|
寺庙
|
镇端庙
|
跃龙窦排灌站
|
|
寺庙
|
五显庙
|
五经里西侧
|
今市第一中学
|
寺庙
|
观音庙
|
五经里西侧
|
今市第一中学
|
寺庙
|
观音庙
|
宝月台
|
今市图书馆
|
寺庙
|
先锋庙
|
张忠武公祠东侧
|
今阅江楼东侧
|
寺庙
|
三界庙
|
阅江楼门口
|
|
寺庙
|
佛圣庙
|
建设三路北侧
|
今肇庆地区五金交电公司
|
已毁重要古建筑
包公祠
包公祠位于西门斜坡城内西北角,建筑结构兼有祠堂和神庙的特点。清末至民国初年,包公祠门口,原有正门、朝厅、屏风,至民国十三年(1924年)拆除部分民房和小巷,兴建马路,将正门、朝厅、屏风拆除,而在原址之北新建一大门,大门横额为“宋孝肃包公祠”,大门两侧以围墙相连,并在东西围墙转角处各建一简陋的小殿,为门官厅。
大门内,建筑物按中轴线布局。迎面是一座牌坊。石块铺成的人行道连接一座方亭。然后是三开间八柱三进深的大殿。大殿正间神龛内供奉包公全身坐像,并在包公像前端神台两旁供奉张龙、赵虎、王朝、马汉的全身立像。大殿东而次间,为庙祝主办信男善女求签占卜的活动场所。大殿后面还有一列平房,两侧立碑刻十多块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(19S9年),包公祠被夷为平地,片瓦无存,祠内原有的碑记已大部分丢失或被毁。
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
叶挺独立团在肇庆成立后,团部设在原肇庆府署内,今肇庆城中路的丽谯楼是原肇庆府署的大门。独立团牌子就挂在这个府衙大门口。牌子为木质蓝底白字,直书“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”,大门后原有一座两层的楼房(在今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内),为当时国民政府西江善后督办署,独立团成立之后,团部办公室设在督办署大楼内。团部办公室东侧,为独立团军需处。叶挺独立团是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叶挺率领的革命武装.独立团团部旧址,除府衙大门(丽谯楼)外,独立团办公楼,军需处等均已毁。
叶挺旧居遗址
叶挺旧居位于市区城中路原肇庆府衙内,原为“林虎别墅”,为桂系军阀林虎于1919年任肇阳罗镇守使时所建。坐北向南,钢筋混凝土结构,两层平顶,楼成曲尺形,势如猛虎回头。东边建一园亭,与楼同高,上下两层均同楼相通。亭顶竖一旗杆,象征老虎尾巴。朝南楼前上下两层均有回廊,护以栏杆,全楼粉刷成白色,俗称“白楼仔”。1986年11月被拆毁。
1925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独立团一叶挺独立团在肇庆成立,以原肇庆府衙为独立团团部,“林虎别墅”为团长叶挺、参谋董仲明的寓所。
1926年3月,叶挺同李秀文女士在肇庆结婚,婚礼在叶挺寓所楼下大厅举行,楼上西边的房间为新房,新房内置一张床,一张办公枱,两张藤椅,一个三脚衣架,陈设简朴。
广东省农民协会西江办事处旧址
1926年1月初,广东省农民协会在全省设有七个办事处,设在肇庆的西江办事处是其中一个,全称为“广东省农民协会西江办事处”。办事处在五经里北段端江义学(即今肇庆第一中学内)。端江义学原是一座清代建筑物,坐西向东,大门前两侧为长方形高台,后两侧为厢房,房后左右回廊,中间是四柱方形亭,亭后为正殿,三开间二进深,后殿两层上下一式,单檐硬山顶。建筑物现已无存,“端江义学”石匾额现置于阅江楼。
标签:端州历史,肇庆,古建筑,一览表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阳光网立场。
上一篇:肇庆宋城墙的历史故事
下一篇:端州姓氏源流——周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