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全国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以来,广大扶贫干部四散开来、深入到肇庆各乡村土地,为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而顽强作战!
自全国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以来,
广大扶贫干部四散开来、
深入到肇庆各乡村土地,
为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而顽强作战!
他们逐渐积累了丰富的“战斗”经验,
锤炼出一条条扶贫“秘诀”!
招式一:“乡土产业擒拿手”
扶贫扶长远,长远看产业。
实现脱贫致富,
产业扶贫是最直接、最有效的办法。
中山神湾镇对口扶贫工作组因地制宜
结合封开县地理环境优势,
引进国家地理标志特色产品神湾菠萝种植项目,
在江川镇五合村、裕丰村和平凤镇蟠龙村
合计种植神湾菠萝100多亩,
成功打造一镇一品。
工作组还通过电商封开购、抖音购、
上门自销等销售方式实现大丰收,
大大提高了村集体和贫困户的经济收入。
掌握这一招,
村集体即可把外在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,
增强自身造血功能,
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。
绝对是长远之计!
招式二:“还我乡村漂漂拳”
舒适便捷的人居环境
是关系村民生活的又一重点,
扶贫要扶环境,带动基础设施建设。
中山市司法局、信访局联合帮扶组积极参与到
德庆播植镇文定村的新农村建设中,
大力完善文定村基础设施和美化文定村的人居环境。
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村镇实施了“三清三拆”工程,
实现了村容的整洁卫生,
让村民卫生意识不断增强。
在德庆县和播植镇的大力支持下,
帮扶组对文定村环村路实施硬底化工程,
大大方便了村民的交通出行。
平整的环村路、干净的居住环境、文明的村风……
扶贫攻坚的成果
如强有力的拳掌重塑肇庆乡村土地,
送走凋敝和杂乱,
带来光明和希望……
招式三:“扶贫扶志易筋经”
扶贫必须扶志,
打通贫困村民的“任督二脉”,
使其找到生活的方向和目标,
就能有奋斗的动力!
这也是精准脱贫的关键!
“我想多干活!”
黄育发是诗洞村一名偏瘫3年的贫困户,
他通过当保洁员身体机能恢复大半,
行动重新自如起来,
从劳动中对新生活燃起无限希望。
诗洞村是中山市委宣传部扶贫联合工作组的驻点帮扶村,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邝立新的引领下,诗洞村通过设立保洁员岗位的办法帮助村里11户贫困户就业。
“生活再难,只要勤劳就能跨过去。”
工作组还在 村里制衣厂设立“乡村夜校”,
让贫困户来培训,还能领取补助。
学一门技能使他们今后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。
同时,工作组鼓励贫困户办起腐竹家庭工作坊,
针对贫困户“没有钱”“不够胆”“担心销路”等问题,
给予了资金扶持、技术指导、对接销售途径等帮助。
贫困户收获了一门谋生技能,
就等于有了一个希望。
招式四:“党建引领金刚腿”
要推动脱贫攻坚、守住脱贫成果,
必须要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基层党组织,
发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,
不辞辛劳奔走一线,
带领村民干事创业!
四会迳口镇压实帮扶责任,
建立结对帮扶责任人机制,
强化履责担责问责,
层层传导压力。
迳口镇党委、政府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力量,
通过党建引领脱贫攻坚,
积极开展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
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,
带动村风民风整体提升。
△四会迳口镇帮扶单位供图
迳口镇凤山村贫困户范桂文家庭,小女上学读书,范桂文三级残疾,唯独其妻马燕霞有劳力,收割机无法进田收割耕作的8.5亩稻田,在迳口镇党委、政府号召下,帮扶单位党员干部们与贫困群众一起实施帮扶收割稻田,扒地收番薯。
△四会迳口镇帮扶单位供图
粒粒金黄的稻谷,
凝聚着扶贫干部的滴滴汗水,
份份收成代表着扶贫工作的累累硕果,
更彰显了脱贫攻坚中党建引领的拳拳之心。
“人心齐,泰山移。”
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,
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。
我市所有扶贫干部和群众都拿出了愚公之志,
为早日实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而继续战斗!
相信他们!
标签:今日头条,制胜绝招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阳光网立场。
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、名誉权等,请尽快与本网联系